重视语文学习,绝对是会让孩子,受益一生的事。

随着近几年来的高考教育改革,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,可以明显感受到,大家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,正在逐年地提升。

像在以前,许多的孩子选择课外补习,首选要么就是数学、要么就是英语,很少人会选择花大量的课余时间,在语文的学习上。大家都觉得,孩子在生活中对语文的“学习接触”就够多了,所以“语文的练习”显得不是特别的有必要。

但是,正如“语文的学习靠积累”一样,小时候如果不重视,到了高年级,语文最后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一块短板,并且越来越难以追上。

语文学习,一定要养成的习惯!语文老师:最好保持终身的习惯

01 语文的“练习”一定要从小重视

语文补习,是一件投入成本高,但是“见效慢”的事情——这是我一位语文教育辅导机构的朋友的原话。他说:越到了高年级,要求广阔的语文的知识能力,其实越绝对是凭借补课,补不回来的。

在这里,我们必须认可一个教育学的观点:任何的学习能力,一定是要建立在大量练习、甚至重复练习的基础上,才能形成。

所以,我们才会有“熟能生巧、勤能补拙”这样的俗语。

像我们孩子从数学,就是练题,低年级的时候同样的计算,我们都练习得很多;而英语我们其实学的比较简单,高中生英语,都只是英语母语国家5年级水平,几千个单词和几百个语法知识点,反复背就完事了。

但语文的知识点不一样,拼音、字词、语法造句,文言文、阅读理解、古诗词、文学名著,知识点多、范围杂——这每一项都要进行多练,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方面,缺少练习,使其成为很多学生的短板。

你花了多少工夫、心思、时间,在哪一门科目上,它才会以多少的分数,回报你。

语文学习,一定要养成的习惯!语文老师:最好保持终身的习惯

02 任何学习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

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笑话:“自从在初二那年弯腰捡了一支笔,从此就再也没有听懂数学课。”

很多人都懂,尤其是像数学、物理等的理科知识的学习,一定需要在初期接触的时候,就打下良好的基础,否则后来很容易就演变为,“上课坐飞机,听课仿佛身处云里雾里”般的感受。其实任何的知识学习,包括语文,都需要有个从易到难的过程,不能忽视基础的打造。

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。一个是新的知识都是旧的知识的迁移,由量变才会引发质变。虽然我们最初学习的东西,比如字词、古诗句,总是要学生们背诵,看起来很简单枯燥又无聊,没什么实际意义。

但是,只有大量的背诵和理解,你才会对这其中的内容,产生深刻的认识和认同。

就如今年高考,大家都在讨论的诗词才女武亦姝,正是从小的重视,造就了其举手投足、话里眉间的文雅气质。而像很多同学到了高年级,不会写作的,总是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,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大量的背诵、模仿,就难以锻炼出创造的能力。

这就导致很多人,对某一项的学习失去了信心。所以循序渐进的作用,第二点就是通过持续性的成长,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。

语文学习,一定要养成的习惯!语文老师:最好保持终身的习惯

03 做好预习功课,是语文课重要的事

最后,我要提到:我们中国家长普遍有一个特点,就是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。

但是除此之外,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,孩子的学习习惯,是更值得我们做父母的,应该关注的教育重点。而我认为,在语文的学习上,尤其是要重视预习这一环节。

很多孩子小时候,在父母盯着的情况下,的确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;但是长大后,脱离父母的视野、老师的管教时,自主学习的能力却十分的糟糕。这就跟孩子从小不重视学习时的预习、复习有关。

一个孩子的预习观念,以后将会和他的自主学习能力,形成正比。

而语文也是几门学科中,最需要孩子进行课前预习的功课。学习一篇新的课文,把生字生词自己查下字典,辨析读音、释义,通读上一到两遍,然后给文章结构分段、进行大意概括,提出几个思考性问题,留到课堂上,这样一个预习的过程才算是完成了。

语文学习,一定要养成的习惯!语文老师:最好保持终身的习惯

如果孩子,总把这样的事情留在课堂上来做,学习的课时其实是远远不够的。这也是许多语文学不好的孩子的症结所在。

所以作为一位语文老师,我要强调课余时间的语文预习,这其中包括了课外阅读的部分,一定值得许多家长重视。而预习做的好的孩子,上课会更具有表现欲,更具有学习的好胜心。

而这一点,还能够激发孩子不断进行自主的探索式学习。

相信这,足以成为使孩子收益终身的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