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去拜访了一位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,目前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,谈起了关于自己的子女为什么会教不了的问题。

她兴致勃勃地为我们还原了老母亲辅导孩子的场景:

这题目这么简单,你怎么不会呢?

你的脑子在想什么,这么容易的题目也不会?

这道题目已经讲过了十几遍了,你还做错?

……

看了她声情并茂的表演,我们都笑了。

然而,今年她的孩子也上学了,也步入了辅导孩子学习的行列。

她有一个四周岁的女儿,在上幼儿园中班。

有一次,她教女儿玩贴花游戏:有红花、蓝花、黄花三朵要分别给袋鼠哥哥、袋鼠姐姐和袋鼠弟弟,袋鼠哥哥最高贴红花,袋鼠姐姐第二高贴黄花,小袋鼠最矮贴蓝花。

但是她女儿,一定要把红花贴给袋鼠姐姐,无论怎么说就是不愿意把红花给袋鼠哥哥。原因是袋鼠姐姐是女孩子,红花一定要给女孩子。辅导未果,弄得母女都气呼呼的。

去了幼儿园,她女儿很容易地做对了这道题目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老师可能在教孩子的时候,不会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,

而是直接的告诉学生,红花给高的袋鼠……并没有给它们分人物角色。

家长在教自己的孩子是否加入这些干扰孩子思考的故事情节进去呢?

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而且转移注意力也会很快,在家里做家庭作业的时候,如果家长为了方便孩子理解,把题目转变为其他类型的问题,也就直接导致孩子的注意力转到别处去,这就会出现跟孩子讲题目,讲着讲着话被孩子带到了别处去了,孩子出于好奇心拼命问家长问题,结果就是作业不用写了。

因此,跟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很忌讳谈题目外的话题。

另一个是贴椰子的故事,有四棵椰子树,从高到矮,大椰子给高椰子树,小椰子给最矮的椰子树,但是她女儿无论怎么讲,就是不愿意把小椰子贴给小椰子树,认为最矮的椰子树不应该有椰子。

老同学对这个问题也很费解,回到学校后她女儿又做对了。

最后,老同学认为是孩子有想法,只在课堂上不敢跟老师讲自己内心的想法,而在家里比较放松,所以敢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家长听。

对于她女儿为什么会认为最矮的椰子树不应该有椰子的问题。有点像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:妈妈辅导孩子做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时候,妈妈说:“个位不够减,要向十位借一当10。”孩子来了句,“要是它不借呢?”就这个问题妈妈教了十多遍,女儿还是认为它可以不借,结果妈妈拍案而起,吼道:“它借也得借,不借也得借……”

孩子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,但是这也是非常珍贵的童心,需要细心呵护,不能伤害它。

那么在辅导孩子的时候,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:

(1)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能过度交流,否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,家长也容易被带偏。

(2)不要讲与学习内容的故事,不要赋予题目中的事物物以生命。

(3)讲解语言尽量简洁,能书写的尽量书写,引导孩子自己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