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家长问:我家孩子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成绩挺好的,常常考100分,为什么到了小学三年级突然就被落下?

其实,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成绩具有一定的“欺骗性”。

教育界有句谚语:一小学二年级相差不大,三小学四年级两极分化,五小学六年级天上地下!

三小学四年级是语文学习打基础的重点时期,更是分水岭。

一般来说,从这个时候开始,孩子的语文成绩会逐渐拉开差距,而这个差距,会伴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加大。

1

警惕孩子一二语文成绩的假象

在一小学二年级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:

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,考试成绩经常很高,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孩子在考试中并未显出优势。

这是因为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卷一般都是围绕教材出来的。

孩子只要考试前紧扣教材进行反复训练,就会轻轻松松考出好成绩。

然而,越是这样的情况,家长们就越要警惕!

要知道,一小学二年级的考试,并不能考查出孩子真正的“语文水平”,它只是在考查“学课本的水平”。

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能维持在一小学二年级,一旦进入小学三年级,语文考卷和课本的联系越来越弱,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。

2

的重点不在成绩,而在阅读

“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!”

很多家长秉承着这一观念,未出生时比胎教,出生后比早教,早教后比学校……大家你追我赶,前赴后继。

为此,几乎从孩子3岁起家长就把他们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培训班,要求孩子学习奥数、英语、写作等等。

上后,家长更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,生怕孩子掉队。

可是,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不在于成绩,特别是一小学二年级。

要知道,一小学二年级是的初始阶段,这一阶段的孩子刚接触,对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任务都处于一种半懂不懂的状态中。

所以,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不是成绩,而是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,尤其是阅读能力。

3

一小学二年级不狠抓阅读,三小学四年级拉开差距

三小学四年级,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分水岭,也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。

有专家甚至说,一个高中学生的成绩,有80%是取决于三小学四年级时候的表现。

要知道,比起一小学二年级的基础教育,小学三年级以后难度就开始增大了,学校对孩子的语文提出更高要求。

就拿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来讲,无论是数量还是复杂程度,都开始有了显著提升。

如果还是单纯依靠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,根本行不通。

人民日报曾有一篇评论:《欠下的“阅读账”,迟早是要还的》。

孩子不爱阅读,根本就读不懂题目!

孩子不爱阅读,根本就应付不了考试!

人民日报不止一次强调:得语文者得高考,得阅读者得语文。

孩子要想学习成绩好,那么就得多阅读,通过阅读发展全面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。

4

再不重视阅读,孩子将无缘上大学

通过2019年的高考再次证明:语文成为拉分王!

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最大,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。

因此,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!

语文学科,具有很强的综合性,它考的是积累,是阅读速度,是鉴赏和综合分析能力。

这些,都不是靠一两天的突击就能完成的。

长期高品位的阅读,才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法宝。

孩子没有海量阅读支撑,只会饿死天赋,制造短命高分。

阶段是阅读的最佳时期,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,孩子将受益一生。

因此,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,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,而是要重视阅读。

5

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趁早

有句话说得好:阅读要趁早。

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期,主要分为两个阶段:0—6岁,6岁—12岁。

这两个年龄段是孩子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
在这两个阶段,提升阅读能力,是孩子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。

一小学二年级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,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,一定不能忽略。

首先,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;

其次,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,阅读时间一般保持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;

然后,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,不妨及时和孩子交流心得,给予孩子鼓励和夸赞;

最后,家长应该以身作则,起到榜样示范作用,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“书虫”家长。

无论如何,海量阅读对于孩子来说,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