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下面的散文,完成小题。

 

质朴的棉

 

绸缎是柔滑的,曼妙的,带着凉意的,也曾喜欢过,可它的美经不起短短一夏的光阴,如一朵萎去的花,不复华美,不再飘逸,那么短促,一下子就变得面目沧桑,老祖母总说,陈丝如烂草。于是,更倾心于纯棉,是能穿着忙碌于烟火生活的,那么家常,日日贴着我们的肌肤,舒适的,平和的,不离不弃的,夜间,也在棉温软的怀抱里。

秋日,我曾多次从棉朵裂开的棉花地边走过,村子里接二连三地浮起一片片云朵,那是采回的棉从绽开的壳中剥出,被晒在暖意充足的秋阳下,有的盛在竹匾里,有的铺在道场上,黄昏时,带着阳光的热度被收回,一袋袋运到收购处。还要留下一些,给将要到来的严冬多絮一床棉被,送到城里住校的孩子那里,或者给新添的孙儿做套棉袄棉裤还有小棉背心,把小孙子穿得着实像个小棉球。

住在城里的我将轻软的新棉和花棉布,早早地送到一家老裁缝铺里,这老裁缝已年近花甲,铺子里挂的都是做好的孩童的棉衣,还有叠放好的棉布,镇子上的裁缝铺就只有这一家专做棉衣了,会做的,大都改成做羽绒衣或者丝绵的袄子了,做这棉衣大概太费时了吧。裁好了布,铺上了棉,多了太厚,就笨重,少了太薄,不暖和,身上铺的棉和袖子又不一样,还要用手工缝线固定。可离了三街七巷的人家也会打听了寻了去,排着队等候老裁缝做。送得早,到了冬至前后总是能取到的,老裁缝的灯总关得迟,总笑呵呵地说,怎么能冷着孩子呢。那笑容,日日和棉在一起,也棉一样朴素。

一场大雪从天而降,棉一样覆住大地,晚间多加一层棉被,尤其是晒过的棉被,留存着阳光的气息,是醉人的,棉是一种安抚,以温厚的情怀来慰藉我们,鲍尔吉·原野是喜欢棉的,他说棉花是“花”中最仁慈的花,给人温暖。他把棉花比作一个羞怯的没上过学的小女孩,悄悄地躲在乡村。棉,的确担当起这样的喜爱,棉是一个安静的字眼,它的内蕴始终是朴素的。岁月深处,各种花事均如过眼烟云,大抵赏心悦目,惟有棉花,制成棉线、棉被、棉布、棉鞋,甚至一块小小的手帕,友伴一样,即使不着色彩,也温馨无比。

懂得棉的好,也喜欢读那些棉一般朴素的文字,鲍尔吉·原野的那些写草木的,写胡四台的文字是棉质的。还有另一位出生在草原的叫席慕容的女子,少年时代,厚厚的笔记本里抄过无数首她写的诗。那些属于青春岁月的诗句,曾棉一样抚慰过年少的心,那是一段段开满碎花的棉布,隔着流逝的匆匆时光,依旧那么淳朴。

于是,想做一棵棉,开出淡雅的花,结出柔软的棉,絮出温厚的被,在琴弦一样的棉花弓下,被弹出民间的质朴的无需修饰的曲子。

 

1.文章叙述和棉有关的哪些人和事?请简要概括。

 

2.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绸缎?

 

3.我为什么要早早地把新棉和棉布送到老裁缝那里?

 

4.从修辞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。

 

5.结尾段“民间的质朴的无需修饰的曲子”指什么?作者想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情感?

 

 

答案在这里

 

答案:1.村子里人们晒棉收棉;老裁缝为孩子做棉衣;我读(或作家写)那些如棉一样的文字。(一点1分)

2.对比,用绸缎轻易就萎去、沧桑了,衬托出棉的舒适平和,不离不弃。引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棉。

3.只有这一家专做棉衣了。老裁缝做的棉衣暖和不笨重,身上和袖子铺的棉不同,手工缝线固定(或老裁缝做的棉衣暖和舒适细致)。老裁缝关爱孩子,朴素温暖,就像棉一样。

4.比喻,把席慕容所写的属于青春岁月的诗句,比作开满碎花的棉布,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如棉的诗句给人的安抚,以温厚的情怀慰藉了我们,哪怕时光流逝,依然美丽温馨。

5.生活中有很多淳朴的人与事,带给我们质朴温暖舒适的感受。作者欣赏赞赏,并且想成为一个如棉一样质朴的人(或过一种如棉一样质朴的生活)。

 

【解析】1.试题分析:情节概括题,通篇阅读,分出层次,梳理情节,全盘把握,根据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,找到关键语句,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。和棉有关的共三件事,2段写村子里人们晒棉收棉;3段写老裁缝为孩子做棉衣;4、5段写我读那些如棉一样的文字。

 

2.试题分析:考查文章开头安排材料的用意。文章的开头写绸缎是要产生对比的效果。用绸缎轻易就萎去、沧桑了,衬托出棉的舒适平和,不离不弃。引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棉。注意,对比的目的是突出一个方面,即文章所描写的对象这一方面。

 

3.试题分析:考查重要情节的作用。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。从相关内容看,早早地把新棉和棉布送到老裁缝那里,是因为专做棉衣的只这一家了。可从3段找相关语句作答即可“镇子上的裁缝铺就只有这一家专做棉衣了……多了太厚,就笨重,少了太薄,不暖和,身上铺的棉和袖子又不一样,还要用手工缝线固定”“老裁缝的灯总关得迟,总笑呵呵地说,怎么能冷着孩子呢。那笑容,日日和棉在一起,也棉一样朴素”。

 

4.试题分析:欣赏文句。此题比较容易,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,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。“那些属于青春岁月的诗句,曾棉一样抚慰过年少的心,那是一段段开满碎花的棉布,隔着流逝的匆匆时光,依旧那么淳朴”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。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棉一般的诗句给人的安抚外,还要答出作者对描写青春岁月的诗句和棉的赞美之情。

 

5.试题分析:考查对重要语句深刻含意的把握能力。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。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,所以就有收束全文,点明主旨的作用。“民间的质朴的无需修饰的曲子” 指的就是那些淳朴的人与事,带给我们质朴温暖舒适的感受。作者想表达出的情感是也想过一种如棉一样质朴的生活。篇末使主题深化。